陈云与松江地区农民暴动史料馆改陈开馆

时间:

2021年6月23日,由上海华成实业负责设计与施工的陈云与松江地区农民暴动史料馆正式开馆。展览通过对小空间的巧妙布局,展陈手法的灵活运用,再现革命历史场景,身临其境般地向观众讲述那段枫泾暴动的革命历史事件。

陈云与松江农民暴动史料馆是全国30余家陈云同志纪念地之一,也是松江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馆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新浜镇大方庵(枫泾暴动指挥所旧址)西侧,陈云曾在这里领导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农民运动。

2021年6月23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陈云与松江农民暴动史料馆完成改陈升级,正式开馆。

 

枫泾暴动指挥所旧址原为松江区新浜镇赵王村的大方庵,是建于清代的佛教建筑。1927年冬至1928年初,枫泾等地农民发动武装斗争,大方庵成为农民革命军活动中心,枫泾暴动指挥所就设在大方庵内。当时,陈云多次来到大方庵召开农会,筹备农民武装抗租斗争。在大方庵西侧,焕然一新的陈云与松江农民暴动史料馆,以翔实的史料,通过多元化的展陈形式,真实反映了1927年陈云同志领导周围乡镇的被压迫农民进行枫泾暴动的历史。

 

 


此次改陈,设计团队通过对展览内容和空间的全面重新规划,巧妙布局小空间,以全新的布局与动线,灵活多变的展陈手段,身临其境般地向观众完整呈现出当年陈云同志领导被压迫的农民进行枫泾暴动的革命历史,使史料展更具可看性、互动性,内容更丰厚、更扎实。

 


在展陈方式上,图文结合,手法多元,形式新颖。新的展馆融入了新的史料,且更聚焦于松江区的暴动史料。展陈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场景、灵活可别的多媒体技术,生动呈现了陈云回乡时的壮怀激烈和当时农民暴动的历史细节。

整体设计上,通过运用泥土的厚重色彩、坚实的线条、金属的质感,营造出强烈的时代氛围,带给观众浓厚的氛围感与代入感。细节上,通过对时间的强调,巧妙运用“日期”这一元素,将内容与形式深度结合,提升展览节奏感。

 

 


在展陈文本经过重新梳理,史料扎实、条理清晰、脉络分明,重点突出农民暴动的整个历史过程。同时,结合当前“四史”教育,更强调了松江区农民暴动的正义性和必要性,突出党对发动农民暴动的领导意义。此外,展览对陈云的领导作用,特别是在细节上进行了深入和补充,以使内容更充实,细节更生动。

 

 


此次改陈后的展馆分为四大部分,围绕“旗帜引领 风起云涌”、“革命先锋 斗志激昂”、“英雄无畏  坚持斗争”与“永葆初心 砥砺前行”,详细阐述了在陈云同志的领导下,党组织发动群众,建立农会,创建农民革命军,开展抗租斗争,举行了小蒸、枫泾地区农民武装暴动。

展览通过殷实的史料与多元的展陈手法,生动再现了当年发生在这里的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枫泾地区的农民武装暴动,与上海郊县及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农民武装暴动遥相呼应,推动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形势发展。

 


展览以融合江南水乡背景的主题雕塑作为开场和引领,突出展现党带领人民群众掀起土地革命高潮,不屈不挠进行斗争的壮怀激烈的革命精神。

 

 


这一部分以江南最具特色的粉墙黛瓦为展墙,结合多媒体,形象化地还原了陈云为农民算收支账的场景,展现出当时农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状况。置身于展馆,观众仿佛回到了当时受苦受难的农民生活中,能充分感受到农民需要进行革命的迫切需求。

 

 

自陈云回乡至发动农民暴动,短暂的时间内,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掀起了抗租风潮、一夜除七霸等多种多样的革命活动,给反革命分子带来强烈震慑,因此在设计上以日历为元素,运用发光字,通过艺术场景突出展现枫泾暴动在短时间内所采取的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行动。

 

 


革命志士为枫泾暴动作出了巨大贡献,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故以层叠向上伸展的雕塑突出革命志士拼搏向上,为人民求解放的大无畏精神。

 

 


继承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和响应党中央振兴农村的号召,新浜镇取得了日新月异的长足发展,农民有了全新的生活面貌,实现了全面小康的既定目标,并向新的目标进一步迈进。

 

 

松江党史大事记与可移动滑轨的多媒体相结合,反映松江区党和人民继承革命先烈的精神,矢志家乡建设。延续历史发展脉络的同时,与当下新时代文明实践精神相结合,彰显从农民暴动到乡村振兴的时代意义。

 

 

近年来,上海华成始终怀着对博物馆展陈事业的满腔热情和打造精品展览的品质追求,助力红色文化建设,深入挖掘革命历史文化,提炼红色史料,全流程提供红色主题展馆解决方案。全面升级后陈云与松江地区农民暴动史料馆将更好地成为播撒革命火种的热土,凝聚前行动力的绝佳支点,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地标,“四史”学习教育的亮眼名片。

 


参 观 指 南

展馆名称:陈云与松江地区农民暴动史料馆

展馆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新浜镇赵王村大方支路26弄(大方庵)